主管单位:北京市体育局
主办单位:北京体育博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编辑出版:《全运动》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8276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536/G8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中青在线讯(王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5月14日,在第62届纽约广告节公布的获奖名单上,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有两个作品入选获奖。其中,学生作品《孩子不是孩子》获全球铜奖、全球入围奖 ,《塑料袋巨人》获全球入围佳作奖。据了解,这是近10年中国大陆地区高校作品首次入围学生竞赛单元。
据悉,“纽约广告节”素有国际广告创意“奥斯卡”之称,创办于1957年,是当今世界三大广告节之一,作为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广告创意奖项,每年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2700多家创意公司和团队参赛。
两部作品的公益诉求得到了专家评审团的认可。根据联合国2017年发布的报告,全球为数众多的儿童正在遭受暴力伤害和性侵。受此启发,《孩子不是孩子》团队历时一年,制成了一个儿童充气娃娃,并做成事件营销,表达“在有些人眼里,孩子不是孩子”,以警示全社会不要忽视低龄化儿童性侵威胁。
一年里,他们经历了反复的推翻、否定、修改。“不过,最大的困难是心理上的冲击吧。”成员蒲余贞表示,因为前期要进行数据调研,每次看到类似的案例,就会陷入极度压抑的情绪之中。在她看来,“儿童被性侵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施暴者的一时之快,却成为年幼孩子的灭顶之灾。”
蒲余贞介绍,在他们线上线下的宣传活动中,也收到了来自不同人群的反馈。最普遍的感受是震惊和不可思议,许多人并不知道儿童性侵。“作品的作用只能让人们知道和了解‘儿童会有可能被性侵’这件事,如果要做到开展性教育与防范的行动,还需要迈出更大的一步。”
联合国环境署数据显示,平均每人每年使用671个塑料袋。《塑料袋巨人》团队将回收的已被使用过的671个塑料袋,组装成一个近3米高的“塑料袋巨人”模型,警示人们“不经意丢弃的每一个塑料袋总有一天会伤及自身”。
成员刘彩琪表示,不少人看到他们的作品,意识到了使用塑料袋的危害性。线上线下的联动宣传,引发了人们对于环保的关注。“我的作品对我爸妈影响挺大的。他们以前出去买菜都是用塑料袋,现在会从家里拿一个布袋”。
该校指导老师张舒言指出,两个作品的创意洞察点都是被忽视的社会问题。通过创作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作品的传播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教育科学部编辑)
本文由: 全运动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全运动杂志社编辑部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