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北京市体育局
主办单位:北京体育博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编辑出版:《全运动》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8276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536/G8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中青在线讯(王禹萱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林洁)5月26日,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闭幕。在入围终审决赛的116所高校的751件作品中,最终共有45所高校的126件作品获得特等奖,华南理工大学以项目总分第一的成绩斩获了“挑战杯”奖杯。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暨南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财经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15所高校获得本次竞赛本科组“优胜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获得本次竞赛高职高专组“优胜杯”。
主办方表示, “挑战杯”风靡高校30年,其长盛不衰的秘诀,有三大法宝:一是“青春范儿”,青年人特有的原始型创新力和敢想敢为的时代特性,为“挑战杯”注入了青春基因。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开放型的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三是构建机制链条,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团广东省委副书记武一婷指出,“挑战杯”竞赛接下来要在评价标准方面,更加突出应用性,更加强调成果转移转化,从“获奖捧杯”向成果转化和应用发展;在评委组成方面,更多引入科技型企业一线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倒逼“挑战杯”作品的转型;在活动组织方面,更多吸引企业家、投资机构、融资平台的进入,真正搭建起“挑战杯”竞赛成果与社会资本的对接平台;要建立跟踪机制,对“挑战杯”签约项目进行跟进调研和跟踪服务,助推成果转化落地。
《运动作剑,弃毒前行—基于广东省11228名戒毒人员体质调查的运动处方设计与效果跟踪》获得社会组特等奖,其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黄善彬介绍,该项目基于广东省11228名戒毒人员体质调查的运动处方库设计与效果跟踪,通过精准运动的方法,帮助戒毒人员实现戒毒康复。
黄善彬团队走遍了广东省12个城市的26个戒毒所,帮助戒毒人员一个个地进行体质测试,“一天最多可以测试800人,数据获取过程是很辛苦的,但发现研发的体质测评标准和运动处方库的确能够帮助戒毒人员恢复体质健康,感到十分欣慰。”
《官方微信公众号对校园文化传播及高校形象构建的影响研究——以全国50所高校观摩为例》分析了中国50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用于帮助高校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也获得了社会组的特等奖。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四学生刘璐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她通过参加“挑战杯”获得了保送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的资格,“从知识层面来说,是给保研提供了勇气,也培养了自己的跨专业学习的能力,眼界更开阔”。
广东省从首届“挑战杯”开始,共承办两次“挑战杯”国赛。武一婷说,加速“挑战杯”的开放进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在创新创业中互动融合。推动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支持更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同时,推动“中国青创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与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对接,跟踪优秀作品的成长落地。
图片由团广东省委提供
本文由: 全运动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全运动杂志社编辑部
2019/05/28